公路驿站怎么起名字好

2025-03-05 09:21:15 来源:fubiju.com 作者:瑞福居士 浏览次数 13

古代驿站好听名称

古代物流话驿站 本站作者:进言 编辑:关山 物流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历史由古至今,谈到古代的物流不免要提及到驿站。驿站简单讲是古代接待传递公文的差役和来访官员途中休息、换马的处所,以后功能逐步有所扩展,最后被新生事物取代。辽宁地区出现文字记载的驿站是在唐朝。宋代人著的《五经总要》中曾提到过唐代的营州道上所设的驿站:“因受(今朝阳市)东百八十里,九递至燕郡城(今义县),自燕郡城东行,经汝罗守捉(今北镇),渡辽河十七驿至安东都护府(今辽阳市)约五百里”。这里所说的九递十七驿虽无具体站名,但可以知道唐代驿站的设置已经达到了辽东。到了辽代,中京大定府至东京辽阳府之间设置了驿站,有十四处驿馆。到金代时,则在上京会宁府至燕京之间,沿辽西傍海道设置了驿站。为了适应军事需要,加强通信联络,金效仿宋王朝在辽宁地区建有的递铺。递铺一般建在有驻军的主要交通线附近,好像一个方形的小堡,四角插着黑旗。铺与铺之间的距离一般在十里左右,每部有四人,管理非常严密,具有军事性质

商於古道的驿站名称

秦汉的亭、传设置已不可考。唐代,商於古道驿站多系秦汉传下来和新增加的。把商於古道称为武关道。  由京师都亭驿东行,出通化门,经长乐驿、灞桥驿折东南行,即进入武关道。因地域的变化综合各有关资料得知,唐时武关道陕西境内共有驿站17个。把商於古道扩大至灞桥驿站后即属于武关道。  “蓝田驿在县西北二十五里”[32]。《旧唐书》记,荆州刺史裴茂长流费州,宰相王搏贬崖州司马,均赐死于蓝田驿。  青泥驿,宋敏求《长安志》记为在蓝田县郭下。蓝田县亦名“蛲柳城”,《水经经注》曰:“泥水历蛲柳城南,魏置青泥军于城内,俗谓之青泥城。”武元衡《同洛阳诸公饯卢起居》诗云:“暮宿青泥驿,烦君泪满缨。”可见此驿为出京后第一宿处。  出蓝田县南20里,有七盘岭[33],是武关道第一险阻,路经此盘山而过。七盘岭位于蓝田县南的“县南道”上。  韩公驿,《长安志》记为在蓝田县南35里。《太平广记》记:户部侍郎杨炎贬道州司户,自朝受责,驰驿出城,不得归第,其夕次蓝田

驿站什么意思解释一下

驿站,在古代是指专门为传递政府文书的人提供中途更换马匹、休息和住宿的场所。现代社会中,驿站的概念有所扩展,常被用来指代公路上的旅馆或中转站,同时也用来称呼一些提供物品存放服务的地点,如菜鸟驿站、妈妈驿站等。在周朝,朝廷开始设立邮驿,到了唐朝,邮驿系统进一步发展,遍布全国,拥有约1639个驿站。在当时,由于交通不便,相隔3000里的距离,信件仍能在六天内送达。一个关于驿站的典型句子是:“在时间的驿站,我要许下一个心愿,叫永远;在爱情的港湾,我将寄一份希望,叫真挚。” 这句话表达了驿站不仅是物理上的中转点,也是心灵上的寄托所在。例如,可以这样描述一个地方的历史背景:“镇政府驻地青返基樱树坪,自古为驿站要塞,距县城永丰镇公里。早在清咸丰年间,这里已商贾云集,商业贸易十分活跃。”又如,在描述一个镇的发展历程时:“锋枝年建镇,历史悠久。后虽几经行政区域和机构变更,但青树坪的名字和它的功能一直保留下来

昌江环岛旅游公路驿站有几个,主要建在哪?

海南环岛旅游服务驿站昌江站一共有三个:位于昌江镇区东侧的峻灵神韵驿站、海尾镇马溶港东北侧的闲敲棋子驿站和海尾镇海尾湿地公园内的海尾守望驿站。

驿站是什么意思

一看到驿站这个词语,大多数人和我的理解是一样的,就是取快递的地方。这样的理解也不算错。比如说莱鸟驿站……驿站的正确全面的全面的解释驿站是古代传递军事情报或文书的官吏,进行中途休息和更换马匹的场所,在周朝就设立了邮驿,直到唐朝才逐渐的拓展到全国,当时大约有1639个驿站,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相隔3000里的路程,只需要6天就能送到。中国是最早建立信息传递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壴女”两字,据调查就是跟传递信息有关。到了秦汉时期,就逐渐的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传驿制度,到了唐朝更是不断细化,还出现了陆驿,水驿,水陆两驿等方式,全国上下的驿站人员大约有2万人,这也是驿站最鼎盛的时期。驿站的起源:不得不说一下据说是在商朝,就出现驿站了,只不过不是这个名字,“驿站”这个词汇是早元朝之后出现的。在明朝时期,成都局势稳定后,朝廷就开始大力设置驿站。据了解当时共设置了包括锦官驿、龙泉驿在内的22个驿站,主要是负责供应使用驿站官员的吃、住和交通工具等